陈坤 力量即当下 | 嘉人封面 -尊龙棋牌

来源:嘉人网
导读:陈坤 力量即当下

 拍摄当天北京正刮着漫天黄沙

而在影棚的一隅之内

陈坤正进行着一场与沙漠有关的拍摄

时间似乎可以倒退回2014年

那场他已坚持了十年的“行走的力量”

彼时停靠在敦煌

于陈坤而言

那是一场“对城市生活的逆反和思考”

即便心随境走

环境时而糟糕

但陈坤相信自己一直处于成长之中

“或许于红尘之中我们都尚未觉醒

但在每件事发生的当下去面对

就是我的力量” 

 与一年前相比,陈坤更自在了。

即便年龄、身份、外界的纷扰从未成为自在观感的限制,但持续尝试未知依旧是他的常态——就像这一年来他形成的两个新习惯,跑步与习练小楷。

演员似乎不可避免地处于被挑选的轮回之中,为一部戏专注准备,在开机前做好身心上的适应,乃至会体验与日常毫无关联的生活,以期更接近角色,也是一种常态。当有人因这种被动的选择、被驱赶似的前进方式而产生烦恼时,陈坤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,“得找一个自己不累的方式,或者找一个你认可、相信的见地。自己坚持不了,那就别做,别着急,(因为)那个‘时机’还没到。”他不觉得自己对于跑步这件事有多热衷,一开始也没多喜欢,更非抱有任何目的,“因为我不是特别着急,不是什么事都想迅速见效,(想迅速见效的阶段)那是我小时候。”

越发淡然之后,他开始相信时间所带来的力量感。“时间告诉我,迅速见效的东西也会迅速流失掉。如果为了拍一个角色,特别努力地去健身三个月,有可能等戏拍完了就肯定不会再做了。为什么不把它变成像呼吸、吃饭那样简简单单的习惯,变成生活的常态,不为了证明什么去做?我总提醒自己,陈坤,没有‘坚持’,你只要‘做’就行了。如果没做,也不要后悔。”

去年年初进组之前,陈坤就已经开始了每天习练小楷。开始时很多朋友也会给出建议,但他坚持要自己找到自我感知的平衡点——要真的喜欢,却也不能太过喜欢。“极其喜欢的时候,我是不会去做的。因为我知道,极其喜欢就意味着很快就会不喜欢,有一个顶峰就会有一个落点。”他常在忙了一天有点疲惫的时候,没有多么想写,但也不排斥的情况下才铺好一张纸,坐下,开始抄写,此前的疲惫便也随之消散。

他安定于这种静默,也期待静默中自然而来的惊喜。“练字时,我就只是写,不描红也不着急,没有期待,没有预设,更不赋予它某种使命感。人生应该充满着惊喜,是不是?我觉得以前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,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的。”他拿出手机,那些每天习练的书法成稿被一张张划过——永远只抄写同一篇,近千遍的抄写有着“陈坤”的神与形,这现实中的变动,也在无声发生着。

当抄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,他偶尔会向周迅、舒淇认真地“汇报”,“我现在每天只抄同一篇,只写这些字,在不断的重复中观察,单一世界的变化是什么。”

“她们都怎么回复你?”

“她们不理我。”他转头露出少年才有的笑,摊了摊手。三个好友,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,没人顾得上理他,“小迅也开始抄写,舒淇也在抄。你知道吗?一群人都做一件事儿,也不嫌单一。”

而每天坚持40分钟、五六公里的跑步,在这一年里也从没中断过,即便是在进组的时候,他也会寻一片户外继续奔跑。不久前,他去内蒙古拍戏,住在一个名为二嘎子招待所的地方。初听时,你甚至不确定是否真有这样一个名字的招待所存在。但根据他的描述,那个叫二嘎子招待所的旁边是一片荒凉草原,“你想跑哪儿就跑哪儿,想跑的时候,还需要什么装备?不需要。”

前段时间,陈坤接演了由中国第一部商战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《输赢》,在其中饰演敢想敢拼的销售总监周锐。《输赢》的导演是张黎,很多合作过的演员对他的职业态度都很钦佩,亲切地称他为“黎叔”,陈坤的微博上也曾发过一张张黎在沙发和衣而卧的照片。“他真的是一位为戏尽全力的导演,白天拍戏,晚上改剧本,改完剧本要看剪辑,只有中途时能眯一小会儿。”陈坤惊叹于张黎的创作力,“他说进了现场,付出的状态和专注力要是100%。我听到觉得特别惭愧,我都没有100%。”

能付出100%专注力的导演也意味着能给予。在片场,张黎也会随时随地跟他分享感受,那些成长到某个阶段看待事情的方式,也给了陈坤一些新的思考。

问起他为什么会接拍一部现代职场戏,他想也没想,回答说:“因为没怎么拍过,我很少拍现代戏。”

从以往的古装戏《龙门飞甲》《画皮》《天盛长歌》《诗眼倦天涯》《侍神令》,到近代背景下的《像雾像雨又像风》《金粉世家》《云水谣》《寻龙诀》……是否接演多来自他当下的心态。而随心选择某种程度上带着随机的意味,“因缘和合,没有理由,也不用解释。”他说自己从未尝试过连演两部现代戏的快乐,“演现代戏,生活就可以帮助你去演,你累就是累了,积极就是积极,尴尬就是尴尬。我在演现代戏的过程中,了知自己现在的状态、如何与人物产生真正的共鸣,生活就是我真正的力量来源,就是表演。”

他喜欢从表演的角色中寻找力量,寻找某种感知力。在表演技巧之外,他更看重那些因生活积淀而来的感觉。“你从生活中能汲取这种表演的力量,是因为平时你就在感受,不用刻意观察,就是打开(自己)自然感受,让那些感知慢慢在你身体里沉淀下来。”

拍摄的过程中,陈坤也延续着自己的感知力,那个内在自我与角色的深层链接,并没有努力扩大自己比较虚拟的存在,去追逐或幻想什么。“每演完一个角色,我的收获都特别大,每一个角色都在隐隐地教会我一些东西。我们生活里遇见的真正厉害的人,很难从外表就看出他的气势,促使他们成功的往往是胸怀,还有他们做人‍做事的承担力。”

有天,他在车上阅读《输赢》的剧本,有句台词突然跳出来打动了他,“周锐说,‘我们法斯特只学过背锅,我一辈子从来没学过甩锅。’这句很普通的台词,触动了我对承担责任这件事的深层理解,被周锐那么轻描淡写,理所当然地说出来,我相信这背后是带着某种角色特有的价值观、某种承担力的。”角色能够给予他的其实也是一种生命态度,“周锐不是职业的成功者,他是一个生命形态的成功者,他也因此成为一个活得灿烂的人。我喜欢。”

包括在《1921》里的陈独秀,他近期所演绎的角色都有着同一共性——人物或许已经跳出了对自我价值的实现,他们带着一种服务某一广阔群体的价值观,甚至带着一种奉献精神。

将这一发现告诉他,他略沉思了片刻说,“周锐、陈独秀这些人物本身都带着高于大众水准的崇高目标,不仅仅是年轻时做一件事的初心,需要你拥有更多的力量。”

或许年轻时更带着无知者无畏的单纯冲动以及对一件事的相信,就敢从零点起跑,但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多,陈坤的内心多了几分谨慎和敬畏感。“有些东西会时不时跳出来挑战你的初心,那此时,你一定要坚持下去。”

从第一次拍戏至今,陈坤依然如是感受着自己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,他寻找的力量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角色。他认可的力量是一种无限的、可延展的力量,存在于内心,“无限的力量可以支撑我完成任何一个可以去实现的东西。自然流露,才是一种无限的力量。其实我们创造角色,并不只是觉得他独特才去演,而是能感觉到他内在的某种东西,支撑着我跟他做着一个生动的链接。”

陈坤也在自我和角色之中找寻着这些自然流露的瞬间,于高光时刻之外,那些最正常不过的状态才是最值得斟酌的人物形核——做人物最应该做的事,才能真正赋予角色以宽博弹性。

拍摄当天北京正刮着漫天黄沙,而在影棚的一隅之内,陈坤正进行着一场与沙漠有关的景别拍摄。

时间似乎可以倒退回2014年,那场他已坚持了十年的“行走的力量”,彼时的节点停靠在敦煌。在戈壁滩上徒步6天行走150公里,从古汉长城遗址出发,路经古月牙湖,翻越黑戈壁,最后以雅丹魔鬼城为终点。

在经历过一路的高温和沙尘,没有信号和没有水源后,对于陈坤来说,这一场行走“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逆反和思考”。行走的力量除却支撑所要面对的环境考验,更多的,是身临枯燥与单调时,如何作用和应对心性的磨炼。他依然从中寻找着高乎于身体自由之外的力量。“用两只脚走路,它会带来一种自由的感觉,特别是去到大自然里走走。大自然会有一种能量在默默改变你,你埋头走路时的感觉就像我们的生命线条一样,从出生开始一直走到死亡的终点。难道不是吗?”

那一年当地的协作团队都觉得他们“疯”了,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大部队的人要在酷暑中徒步穿越戈壁。但那一次,所有的志愿者无一人提前撤退,全部坚持到了终点。当时行走的力量已行进到了第四年,行走路上依然需要禁语,但回到营地,他也会主动调节周遭的气氛。“还是学会了放松吧。”

对于现阶段的陈坤而言,最好的力量就是放松。“都不用叫作乐观地面对,你就很当下地去接受你的未来,这是一种真正的力量,这种力量让我心里有一种支撑的东西——相信这是我的方法,相信这是我的‘道’,乃至知道这力量的存在,即便有时候外部环境会非常糟糕,我会被打败,但我知道,在我被打败的同时,这股力量又让我逐渐成长起来。”

即便心随境走,环境时而糟糕,但陈坤相信自己一直处于成长之中。那些可能会被外界带走的境遇,他预想得到,接受,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,相信如果足够智慧,境也会随心改变。“或许于红尘之中我们都尚未觉醒,但在每件事发生的当下去面对,就是我的力量,因为你会重新找到节奏,视野也更开朗。”

延伸阅读
网站地图